孩子抑郁的背后,往往存在一个生病的家| 专访纽扣家庭教育李宝艳

家庭是孩子情感发育的第一实验室。父母间的冷热暴力就像实验室里的有毒气体,会腐蚀孩子的心灵。那些在争吵声中长大的孩子,20年后身上依然带着情绪淤青。

当父母把婚姻变成战场,孩子就成为被迫参战的伤员。
被情感裂痕割伤的心灵能否真正愈合?
该如何帮助抑郁的孩子修补撕开的亲情裂缝?
今天我们特邀纽扣家庭教育的李宝艳老师,通过真实案例为大家讲述夫妻感情失衡家庭中的孩子,如何在情感重塑中获得“新生”。
01
印象最深刻的案例
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个 12 岁的少年,初次见面时,他的状态让我心头一震。
他弓着背,不敢抬头。十个手指没有一个指甲是完好的,连手指上的皮肤也破损不堪,一看就是长期焦虑紧张,下意识啃咬造成的。
后来我了解到,他曾刷爆了妈妈的信用卡,花费一两万元用于游戏充值。在虚拟世界里,他似乎才能找到被关注、被认可的感觉。
和他交流时,他总是眼神闪躲,不敢和我对视,稍有不慎,情绪就会变得异常激动,充满攻击性,见到人就动手打。
现在,他的行为问题极其严重,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,扰乱课堂秩序。如果再不好好遵守学校规则,很快就会被学校勒令退学。
我知道,这不仅是帮助一个孩子,更是拯救一个家庭。

02
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
从家庭环境来看,孩子的父母关系极度恶劣。父亲有婚外情,第三者甚至公然挑衅母亲。这给母亲带来了沉重打击,致使母亲陷入抑郁状态,整天消极躺平,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大幅减少。
而父亲常年不在家,完全缺失了对孩子成长的陪伴和引导。在父母行为方面,母亲将对父亲的不满和负面情绪,毫无保留地发泄在孩子身上。
只要孩子稍有差错,哪怕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没达到母亲的要求,母亲就会严厉指责孩子不听话,甚至会动手打骂。
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,孩子在无形之中承接了母亲大量的负面情绪,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
03
怎样对孩子进行调整
在这个案例中,孩子的父母处于一种离婚与否摇摆不定的状态,这使得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。
首先我们对孩子进行了情感的梳理。我们发现,孩子会用狂吃东西的方式来填补内心的安全感缺失。并且,这个孩子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停留在 3 岁以内。
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对孩子进行了心智化模式的重建。
在重建过程中,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,比如进行房树人绘画,通过孩子的绘画内容,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;开展意向对话,引导孩子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想法。
同时,给予孩子稳定的支持至关重要。
孩子的妈妈处于非常无助、无力的状态,甚至表示不愿再听任何建议,觉得自己已竭尽全力。然而,妈妈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在呼唤爸爸回归家庭,承担起应有的责任。
在孩子上学这件事上,我们要求爸爸必须坐在教室后面陪着孩子上课,而不让妈妈陪同。它象征着父亲力量的介入,给予孩子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。此外,我要求爸爸每周至少两次带孩子去运动。
令人欣慰的是,爸爸在这方面做得很好,积极履行陪伴职责。爸爸回归陪伴,对孩子产生了强大的心理支持。随着父亲逐步回归家庭,孩子的状况也逐渐好转。
在我们帮助孩子完成一系列调整后,孩子能够在学校正常地与同学沟通交流,重新融入集体生活。
04
父母感情不和对孩子的影响
父母婚姻感情出现问题,往往是导致许多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。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孩子的安全感。
当父母感情不和,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压抑,孩子很容易产生被世界抛弃的感觉。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爸爸或妈妈欢迎,这种想法的产生,源于孩子单纯地认为自己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,父母是他们与世界连接的纽带。
正如李凤霞教授所指出的:
“在家庭关系中否定另一半,就如同分裂孩子的心理。”
当父母一方出现出轨行为,这不仅是对伴侣的否定,更是对孩子心理支持系统的沉重打击。
孩子会陷入深深的恐惧,常常在心里担忧:
“如果这个家散了,我该怎么办?”
这种对家庭破碎的恐惧,严重侵蚀着孩子内心的安全感。
父母关系不和谐,还会极大地削弱孩子的存在感。
在充满争吵的家庭环境里,孩子会下意识地把父母的不开心归咎于自己。哪怕是父母因为其他事情而产生的争执,孩子也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,惹父母生气。
这种自我否定一旦产生,就会不断强化。随着时间推移,孩子开始持续质疑自身存在的价值,会逐渐变得内向自卑甚至抑郁。
05
认为自己是怎样的心理咨询师
我认为自己是一名百变咨询师。
当家庭面临严峻问题,需要明确方向和严格规范时,我会果断展现出严厉的一面。而当家庭深陷情绪困境,急需情感抚慰时,我又能以温柔且充满同理心的姿态出现。
在咨询过程中,我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。能精准地捕捉到家庭中常被忽视的问题关键。
在心理咨询领域,流派和技术种类繁多。在我看来,它们都是我 “工具箱” 中的工具。我不拘泥于某一种流派或技术,而是根据每个家庭的独特性,迅速挑选出最适配的方法,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。
06
送给大家一段话
在我多年的心理咨询从业过程中,荣格大师的一句话始终令我印象深刻。
那就是 “看见即疗愈”。
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智慧,就如同那本名为《房间里的大象》所揭示的现象一样。
在许多家庭里,往往存在着这样一头 “大象”。它代表着那些明显却被大家有意无意忽视的问题。在咨询工作中,我所做的,是帮助大家看见这头 “大象”。

当我们终于正视它,意识到是这头 “大象” 侵占了我们原本和谐温馨的家庭空间时,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源头。
专注于青少年抑郁、焦虑、叛逆不听话、学习动力不足躺平、不良习惯调整、创伤疗愈等成长问题;家庭中亲子关系调整、亲密关系调整等问题;双相情感障碍,个人情绪障碍疗愈。
★ 纽扣家长福利 ★
父母若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
自己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
要想培养出杰出的孩子
就要学会做一名“智慧型”父母
↓
关注“纽扣教育”公众号
↓↓
点击“在线学习”
↓↓↓
即可观看免费课程
更多专题访谈
1 |
孩子屡教不改,如何解决? |
2 |
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|
3 |
青春期孩子的那些事? |